特长兴趣 麦田 > 家长学校 > 麦田文化 > 特长兴趣 > 正文

孩子写作技巧的培养

特长兴趣麦田编辑2021-10-16 09:44:31 浏览

导读:写作的技术,大体上分为三层:获取材料。很多孩子觉得“没东西可写”,就是没掌握好这一层的技术。选择与思考。判断哪些材料可用,把它们挑

写作的技术,大体上分为三层:


获取材料。很多孩子觉得“没东西可写”,就是没掌握好这一层的技术。

选择与思考。判断哪些材料可用,把它们挑选出来。

合理表达。又包含两层:结构和形式。我把形式问题放到后面谈,先谈结构。


这三层依次排列,构成写作的“阶梯”——这个概念非常重要。我发现大部分孩子写作文,都是铺开稿纸,直接从第一个字开始写、一直写到最后一个字。这种写法的麻烦特别多:

 

经常憋半天都写不出第一句话,因为完全不知道要从哪里开始;要不然就胡乱开个头,比如写春游,很多孩子都是从早晨起床、穿衣刷牙、吃早饭……开始写起。

有时候写到一半,写不下去了,因为想不出后面还能再写点什么。

没想清楚就开始写,边写边想,导致文章结构混乱,几个段落之间的关系怎么都理不清;或者写到后面,突然想起前面还有一些内容必须要写……但修改非常困难。

容易写下一些无效的内容,跟文章的核心没有关联,冗余、拖沓,自己还很难意识到。

 

这些问题不仅会拉低作文的品质,而且还会导致写作的过程漫长、充满困扰,是很多孩子头疼写作文的重要原因。其实解决之道也非常简单:改变写作的顺序、步骤就好了:


1、获取材料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篇作文的材料来源可以有很多,不仅包含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所思所感;还包括从各处收集的信息:通过阅读获取、跟他人交谈、借助互联网展开搜索……我一直跟学生说,要把“内容面”放宽,把所有可能的材料都纳入视野。

 

当然,切身的体验仍然是最重要的。这也是我经常强调的:从“自己”出发。

 

再讲个故事。前不久我有个学生,写了一篇作文记录他参加的一次拔河比赛……呃,听起来就蛮无聊的是不是?如果就像他那样,按部就班地记录整个过程,哪怕努力加入了一些具体细节,也不会很有趣:拔河比赛看起来都差不多。

 

但是,我请他想一想:在这一场比赛中,他处于队列的什么位置?是最前面、比较靠前,还是比较靠后?为什么这么问?因为身处不同的位置,他所能看到、听到的现场情况是不一样的只有在队伍的前面,才能清晰地看到双方队伍的胶着、拉锯。而他后来告诉我,他当时其实是在靠后的位置,只能凭身体的感觉、偶尔偷瞄一眼,以及和周围人的议论,了解情况(并不完整)。

 

但从他写出来的作文里,我完全看不出他所处的这个位置。如果能从这个角度入手——从“自己”入手,去回忆、收集、记录材料,还原当时的场景,写出来的作文就会有意思得多:不再是泛泛而谈的“一场拔河比赛”,而是自己以特定位置参与的“这一场”。

 

而且,你会惊讶地发现:虽然看似增加了限制(只能写自己所处的位置能看到、听到的内容),但好像能回想起来的、可以用的材料反而变多了,尤其是会有更多具体、鲜明的细节浮现出来。

 

嗯,“从自己出发”跟我前面说的“把内容面放宽”,矛盾吗?并不会啊。因为去探索、拓展、引入更多内容的人,仍然是你自己。拓展的过程、找到的材料,都与你本人有关。


2、选择与思考


在“获取材料”这一步,我主张多多益善,先不用去想“这条材料在作文里用得上吗”——判断和选择放到第二步,等到材料有了足够的数量以后再做。这道理其实也不难理解:


如果你手头只有5条材料,写成作文却需要10条,就会很头疼。如果你手头刚好有10条呢,也紧巴巴,万一其中某些很难用、或者很难彼此配合,怎么办?但如果你手头有20条、甚至更多,这时候就比较轻松了,可以选择最好的10条来用;万一某条写起来不合适,再更换就是。


所以材料一定要多,但对材料的选择也必须要有。“选择”不仅仅意味着,挑出想要用的,还包括,排除不合适的。

 

我看到过不少孩子,在作文里加入了大量的所谓“细节描写”,但那些“细节”对于推进故事完全没有帮助,而且,最要命的是:那些细节本身也完全不新鲜。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对材料进行思考。最近几年“批判性思维”这个概念很流行,但我个人觉得如果能表述为“辨析思考”会更好:因为“批判”容易让孩子们误会,觉得必须提出点不同意见;“辨析”说的则是,你需要自己区分,哪些认同、哪些不认同,然后分别给出理由。

 

此外非常重要的、但大部分人都忽略了的是:在材料之间发现、建立关联。比如写人,孩子们被教的固定格式就是开头先来一段所谓的“外貌描写”,身材什么样、脸怎么样、眼睛怎么样……几乎每个孩子都这样写(中招了没?)。但这些“外貌”首先,大部分都非常相似,也就是上面说到的“无效材料”;其次,跟后面所写的人物故事,真的半点关系都没有。

 

要解决这个问题,在做材料选择的时候我就会跟学生说,第一选出同类型的、直接相关的内容(比如在吴哥窟4次遇见猴子),第二选出跟核心内容相关的周边材料(比如吴哥寺的日落与日出)。这样写进作文里,你就会心中有数,材料的主次怎么安排,怎么样把它们编织成一个整体。


3、建立结构


选择好材料,并在材料之间建立起关联,搭建结构的工作其实就已经完成了一半。我在教孩子们阅读时就特别强调“结构”,在教写作时也是一样。在这方面孩子们的作文有两类问题:

 

一种问题是结构不完整,或者结构不均衡。


主要原因就是我前面说到过的,打开作文本直接就写,并没有整体地考虑文章结构,写到哪里算哪里,就很容易出现前后颠倒、头重脚轻等问题。

 

比如我有个学生写放学回家的故事,明明第二段已经走进家门、换鞋子了,第三段又跑回去写刚出校门时遇到的事儿,这就是顺序没排列好;而前面说到的写春游,写了400字才刚刚抵达目的地……后面的各项活动都只能简单概述,就是典型的头重脚轻。

 

这些问题解决起来很简单:在动笔之前,先搭建好结构就可以。我也经常给学生讲各种不同类型文章的基本结构,作为思考的指引。


不过,这跟列提纲,不是同一回事。因为提纲完全是概念化的,没有任何实际的、具体的材料做支撑。所以我非常强调“结构”,没有错,但我也非常强调“自下而上”地去写作,在了解基本结构规则的基础上,通过对材料的排列、组合来建立结构。

 

另一种问题是结构僵化。


我看到过太多的学生作文,开头或者是一段排比句,比如要写的其实是“秋天的落叶”,非得把春夏秋冬四季先排比一下,然后再说“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秋天的落叶”……或者是所谓的“提纲挈领”,先扣个看上去很厉害的大道理再说。

 

结尾永远是“总结加升华”,所写的其实都是具体的、挺真实的事儿,就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会有的,到了结尾非得“升华”出某个道理,硬生生地拔高。这种“升华式”的写作,最大的麻烦是:不真实。所写的并不是孩子真正的感受和想法,而是根据要求套用进去的大道理。很多孩子不喜欢写作文,我觉得跟这种“虚假”的写作方式有很大关系。

 

在中间部分,我也经常看到一些固定的格式,有些就是直接源自老师的要求。我曾经看到过一些学生带回来的写作要求,每个部分写什么、怎么安排先后顺序,都被规定好了——我们家小朋友说,这不是真正的写作文,而是“句型练习”。

 

这种“填空式”的写作也会让孩子很头疼:有些空就是填不出。因为真实的经历不一定会按照规定的格式发生啊!“格式化”写作反而会阻断正常的、自然的思考,让孩子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写。如果孩子习惯了这种写法,更糟糕:写出来的作文千篇一律。


责任编辑:麦田学校

上一篇:青少年学习高尔夫的好处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更多

在线咨询

家有困惑孩子,就找麦田教育!
麦田学校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连带责任。
② 不良/侵权内容举报电话:400-801-9189

免费注册体验在校学员家长登录

猜你也喜欢看这些

右边(2)300*220

成长相册更多

  • 麦田学生国旗下演讲:感恩父母,反思自己 麦田学生国旗下演讲:感恩父母,反思自己
  • 麦田感恩成长心连心活动 麦田感恩成长心连心活动
  • 火灾无情,警钟长鸣——记麦田消防演练活动 火灾无情,警钟长鸣——记麦田消防演练活动
  • 孩子,无论风雨我们一起走过——麦田亲子互动游戏 孩子,无论风雨我们一起走过——麦田亲子互动游戏

家长常见问题解答更多

返回
首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