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很多同学会因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影响自己的情绪状态,从而影响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在上节课梁老师带领同学们认识了什么是情绪之后
很多同学会因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影响自己的情绪状态,从而影响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在上节课梁老师带领同学们认识了什么是情绪之后,今天的心理健康课,李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通过学习情绪ABC理论,来帮助同学们学会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小事”。
“你的坏情绪来自哪里?是学习方面、人际交往方面、经济方面、家庭方面,还是……”;“情绪不好时,你会看电影、运动、听音乐、和朋友倾诉、睡一觉,还是……”
课堂上,李老师通过两个话题的讨论引申出本次课堂的主题——情绪ABC理论的学习。
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的。其中,A代表的是activating event(应激事件)的第一个英文字母;B代表的是belief(认知)的第一个英文字母,C代表的是consequence(行为结果)的第一个英文字母。
埃利斯认为:“人不是为事情困扰,而是被对事情的看法困扰着。”
情绪ABC理论认为,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
“你与老师打招呼,但老师没理你,你产生了消极信念/积极信念”,李老师以此情境为例,向同学们详细讲解情绪ABC理论。
同学们在李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情景设定,同一事件“我与老师打招呼,但老师没理我”,体验对此事件分别持积极信念(如:老师没有听见)/消极信念(如:老师不喜欢我,不想搭理我)设定时,前后产生的两种差异极大的情绪。
两种不同的想法导致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前者可能觉得无所谓,该做什么仍继续做自己的,学习生活都不太受影响;而后者可能忧心忡忡,以至无法冷静下来好好学习和生活。
从这个简单的例子中可以看出,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与人们对事物的想法、看法有直接关系。在这些想法和看法背后,有着人们对一类事物的共同看法,这就是信念。这两种信念,前者在合理情绪疗法中称之为合理的信念,而后者则被称之为不合理的信念。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适当、适度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而不合理的信念则相反,往往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当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最终将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
接下来,李老师又以“父母把我送来麦田”,“我被老师批评了”两个情境的设定,让同学们分别代入积极信念和消极信念,感受前后情绪差异,并邀请了部分同学进行感受分享。
“怎么检查自己是否有不合理信念?”,李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11种常见的不合理信念,并向同学们进行了相应的分析。
“怎么判断自己还有没有其他的不合理信念呢?”,李老师接着向同学们概括总结了不合理信念的特点:绝对化的要求,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事物必定发生或不发生的想法,它常常表现为将“希望”、“想要”等绝对化为“必须”、“应该”或“一定要”等;过分概括的评价,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它常常把“有时”、“某些”过分概括化为“总是”、“所有”等。;糟糕至极的结果,这种观念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那将是非常可怕和糟糕,例如“我没考上大学,一切都完了”等。
李老师告诉同学们,这三类不合理信念和思维方式影响着我们的大脑,诱导我们做出错误的判断,从而产生负面情绪。李老师还在课堂上向同学们讲述了如何分辨合理/不合理信念。
课堂的后半部分,李老师着重向同学们讲述了如何对不合理信念进行纠正。
李老师告诉同学们,事件发生后,我们应对事件的情绪状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面对不良情绪和状态,我们可以通过特定的方法和技巧如理性情绪ABCDE模型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
具体怎么做呢?李老师告诉同学们,第一步,找到让你产生负面情绪的人或事;第二步,剖析这些人或事让你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第三步,找到其中的不合理信念;第四步,将不合理信念替代为合理信念;第五步,下次再遇到让你产生负面情绪的人或事时,停下来,先想想自己是不是又进入不合理信念怪圈,用合理信念进行替代。
课堂的最后,李老师对同学们认真学习、积极举手发言的良好学习态度进行了肯定和表扬。同时,李老师也勉励同学们:不合理信念陪伴着我们生活了那么久,改变是有难度的;因此,这个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坚持和练习;当然,如果我们自己实在无法完成,也可以寻求心理老师的帮助。
责任编辑:麦田学校
上一篇:“放飞想象,手绘美好”——记麦田现场绘画比赛 下一篇:温馨五月,感恩母亲——记麦田2022年母亲节演讲比赛①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连带责任。
② 不良/侵权内容举报电话:400-801-9189